
初冬的渭北高原,沟壑纵横间层林尽染,马栏镇阳坡头村的关中特色民用建筑群,在暖阳映照下更显厚重沧桑。矿长赵泽明、党支部副书记常安峰带领留石村煤矿党支部20余名党员,踏着晨露走进这片红色热土,赴关中分区革命旧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,追寻先辈足迹、传承红色基因,文献纪录片《马栏河畔》摄制组全程记录下这趟涤荡心灵的学习之旅。
红色旧址忆峥嵘 初心如磐照前路
阳坡头,这座深藏渭北高原的寻常村庄,曾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核心地带,见证了分区从巩固到发展、从坚守到壮大的不凡历程。1940年,关中分区党政军机关迁驻于此,建起兵工厂、被服厂等后勤设施,使其成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坚强堡垒和关键后方基地,为革命胜利筑牢坚实支撑。
党员们漫步于修缮后的旧址间,历经风雨仍矗立的排排民房、依稀可辨的防御工事,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、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,历史画面在每位参观者脑海中愈发清晰鲜活。党支部副书记常安峰主动担当临时讲解员,为同行党员讲授了一堂生动深刻的现场党课。“驻留阳坡头近两年间,关中分区坚决执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,指挥120余次反摩擦战斗,粉碎顽军多次进攻,筑牢边区南大门;同时重视思想文化建设,创办《关中报》强化舆论宣传,深耕群众路线,与群众同甘共苦,极大调动了各界投身抗战、支援前线的积极性。”翔实的史料、真挚的情感,让党员们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。
红色传承常态化 精神滋养聚合力
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学习,是留石村煤矿党支部加强思想建设、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和常态化举措。矿长赵泽明向《马栏河畔》编导介绍:“走进红色旧址,就是为了净化心灵、汲取滋养。先辈们在极端艰苦、危机四伏的条件下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,如今我们更应铭记历史、不忘初心,把安全生产、技术创新、绿色开采等工作做优做强,这种沉浸式体验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思想教育,是最鲜活的教材。”
十年耕耘,济煤集团留石村煤矿不仅收获了显著经济效益与行业认可,更让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党员队伍的精神世界不断丰盈。在红色精神感召下,每一位党员都将回馈社会、支持革命老区发展视为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,以坚定信念直面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挑战。
“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实现‘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新济煤’的坚定决心和宏伟理想!”陪同此次党员活动并进行拍摄记录的《马栏河畔》编导黄河清坚定地说,“我们济煤有着经常到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的好传统,这些年来,曾多次组织党员、骨干到延安、井冈山、照金等地参观学习,让济煤的党员干部接受一次次革命传统的熏陶与精神洗礼。这几天在留石村的外景拍摄和与矿工们密切地接触,我感到留石村煤矿党支部像一块坚强的磁石,把党员紧紧凝聚在一起。在井下综采面、地面环保站,随处可见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。"
汲取奋进新力量 勇毅笃行启新程
参观尾声,赵泽明深有感触地总结道:“每一次红色寻访都是一次精神洗礼。济煤人从历史足迹中凝练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奋进的力量,将携手并肩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、高效率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。”
此次红色教育之旅,让党员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、责任担当更加明晰。在红色基因的持续浸润下,济煤集团全体职工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团结拼搏,向着“用十年时间再造一个新济煤”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。相信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与全体济煤人的共同努力下,企业的未来必将更加灿烂美好,宏伟目标也终将如期实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