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,我满怀憧憬踏入济煤,成为一名救护队员。初来乍到,面对这份工作,心中满是新奇与紧张。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和实践,我终于攥着矿山救护资格证书,正式开启了我的救护职业生涯。
刚入职时,我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紧张的训练展开。在训练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心肺复苏,背着沉重的呼吸器艰难地攀爬梯子,手掌上的茧子越来越厚,这是我努力的见证。那时的我,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站在演讲台上。
直到公司为五四青年节举办演讲比赛,这个机会突然降临。看着报名表,我的内心既兴奋又害怕。兴奋的是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的好机会,害怕的是我从未有过演讲经验。第一次走进训练室准备练习时,我紧张得不行。偷偷观察着周围,感觉一切都那么陌生。在练习过程中,我状况百出。演讲稿也总是记不住,说话也结结巴巴。可我不想放弃,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尝试。到了正式比赛那天,站在台上,望着台下众多同事的目光,我的心跳陡然加快,大脑一片空白,原本背得滚瓜烂熟的稿子也忘得一干二净。下台后,心里满是失落和沮丧。但我没有被这次的失败打倒。之后的日子里,我开始主动寻找提升自己的方法。我利用业余时间,对着镜子不断练习说话的语气、表情和肢体动作。我还向身边口才好的同事请教,学习他们说话的技巧。每次公司有活动,我都积极参加,抓住每一个能锻炼自己表达能力的机会。
就这样,两年过去了,我积累了不少经验。恰好市里举办安全生产科普讲解比赛,单位推荐我参加。得知消息的那一刻,我既激动又有些忐忑。为了准备这次比赛,我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努力。我精心撰写演讲稿,反复修改,确保每一个字都能准确传达我的想法。每天下班后,我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,大声朗读演讲稿,不断调整语速和语调。比赛当天,站在舞台上,聚光灯洒在身上,我深吸一口气,回想起这两年的努力和成长,内心渐渐平静下来。我开始自信地讲述那些关于安全科普的故事,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传递给台下的每一个人。演讲结束,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那一刻,我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,曾经那个在演讲台上瑟瑟发抖的我,真的成长了。
因为演讲的经历,我被选中担任济煤博物馆的讲解员。第一次面对几十位参观者,我又紧张得差点忘词。但看着展柜里老矿工用过的柳条帽,听着他们讲述济煤百年风雨中的奋斗故事,我渐渐找到了感觉。有位退休老矿工颤巍巍地指着一张黑白照片:“这是我师傅,当年就是他教会我怎么用风镐……”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我的每一次讲解,都是在传递济煤人的精神火种。在济煤的日子里,除了演讲比赛,还有许多活动让我收获颇丰。有一次,公司安排我在博物馆为大家讲解煤矿发展历程。站在博物馆里,看着那些记录着公司历史的展品,我感到既自豪又紧张。我认真查阅资料,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,精心准备讲解词。当我站在展品前,为参观者讲述公司的过去时,我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和频频点头的样子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那一刻,我深刻体会到,在济煤这个平台上,每一个岗位都有着独特的价值,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机会。
如今,看着济煤朝着“百年企业”的目标大步迈进,我常想起这些成长的点滴。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,形势不容乐观。但我不再是那个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。在济煤的这些经历,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。
作为青年一代,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可以像无数济煤前辈那样,用一次次努力突破自我;可以用自己的声音,讲好济煤故事,传承济煤精神。百年征程,始于足下,我愿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,在济煤的发展蓝图上,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,与公司一同跨越艰难,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,拥抱崭新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