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,青春就是年轻。
有人说,青春就是无知无畏。
在济煤,青春就是矿灯下的成长。
大家好,我是李壮壮,去年9月,我第一次踏入济煤的大门,既兴奋又忐忑,短短几个月,这片土地教会我的,远比想象中更多。
在济煤,成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。它像一场接力赛,有人在前方领跑,有人在身后托举——而我很幸运,遇到了这样一群队友。
我是马宏政,在济煤工作了十多年。前十年,我骑着巡逻车,在矿区的巡逻路上走了无数遍。现在在办公室工作,岗位可以变,但责任心不能丢,方向盘和巡逻路线一样,在心中都得有张地图,只要公司需要,哪里都是阵地!
我是原森林,来公司三年,从变电所到司机岗,再到突然接手办公室工作,每一步都是脚踏实地。我坚信,肩膀是压出来的,本事是练出来的!成长没有捷径,扎根才能向上。只有踩过井下的底板,才能将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我和森林同一年入职,从公司办公室到选煤厂,再到鲁泰、无纺布车间锻炼,公司让我去哪儿,我就把根扎到哪儿!多干一点儿,就多会一点儿,纸上谈兵永远比不上手上沾煤。济煤人的成长不分男女,永远离不开“基层”这块磨刀石。
我入职才半年,是济煤的新成员。每天手握方向盘,穿梭在矿区和办公楼之间,但我更期待像前辈们一样,去井下锻炼、去义务劳动。虽然腰酸背痛,但那种成就感,比任何夸奖都实在。
我们见过凌晨三点的巷道,
感受过百米深处的温度。
耳边是轰鸣作响的机器,
眼前是工友满脸的煤灰。
有人说煤矿苦,可成长,从不在舒适区发生。
从巡逻岗到办公室,
从变电所到选煤厂,
我们要用脚步丈量矿山的脉络,
用双手托起济煤的未来。
因为我们是扎根煤海的新一代,
我们是济煤新青年!
青春有我,济煤有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