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维码 关闭

联系我们

  • 电 话:0391-6701389
  • 传 真:0391-6701331
  • 邮 编:459001
  • 邮 箱:jymybgs@163.com
  • 销售电话:0391-6701315
  • 地 址: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

企业文化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米兰(中国) > 企业文化

【五四青春主题视频演讲活动】薪火相传处 青春绽芳华 / 演讲者:鲁泰纳米 苗东芝

发布:edkhcpjv 浏览:14次

大家好!我是来自鲁泰的苗东芝,一名扎根纯碱车间、挥洒青春汗水的一线职工。今天,我想带大家走进煤海产业链延伸的奋斗现场,分享属于我们这一代济煤人的青春故事。

今年,纯碱市场价格倒挂,整个行业被推入前所未有的困局。但迎难而上早已融入济煤人的血脉——我们纯碱车间携手中科院专家,全力推进技术改造;更重要的是,作为产业链关键一环,我们以“一盘棋”的大局观,与氧化锌车间协同作战,共同应对市场挑战。

在车间技改的关键时期,我被调配到氧化锌水洗工序支援。这段经历,让我触摸到了济煤精神最温暖的内核。到岗第一天,“小姨”翟珍珍紧紧握住我的手,眼神里满是关切与鼓励:“别怕,小姨带你。”从复杂的工艺到严谨的操作,她毫无保留、细致入微地教导我。而真正投入工作时,她却总把重活累活往自己身上揽,温柔地说:“你刚接触,先慢慢熟悉,别累着。”那一刻,我深刻领悟到,济煤人的传承不仅是精湛的技术,更是这份毫无保留的关怀与担当,它如同一束光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

“铁人”孙趁莲大姐,用行动为我诠释了坚守的意义。50岁的她,每天在水洗工序的一楼到四楼间步履匆匆,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。凌晨两点的车间泛着冷白的灯光,在机器轰鸣声中,趁莲大姐揉着肩膀说“有点饿”。我小跑着泡了一碗面,蒸汽模糊了她被汗水打湿的鬓角。我多次喊她吃面,可她坚持要处理完设备异常,等大姐忙完,面汤早已蒸发殆尽。此后,那碗康师傅牌“捞面条”成为我工作中的信念坐标。记得那次清理合成地池,她穿着笨重的胶鞋,毅然踏入满是物料的池子,一泡就是一整天。看着她疲惫却坚定的身影,我心疼地劝她休息,她直起腰,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:“咱济煤能从挖煤拓展到化工,靠的不就是坚持嘛!我多干点,年轻人就能多学点。”大姐总是主动加班,毫无怨言。她布满老茧的双手,托起了生产线的平稳运转;她略显佝偻的背影,为我们撑起了坚持的脊梁。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而是无数济煤人用生命接力,将感恩织成纽带,把坚守淬炼成火炬,照亮我们跨越寒冬。

正是这些前辈的身影,让我在工作中懂得责任的分量。最令我难忘的,是那次紧急支援氧化锌包装工序。那天临近11点10分,距离发货仅剩2小时50分,主任一声令下,我们秒变“临时战队”!包装车间的空气仿佛凝固,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。封包机的哒哒声与急促的脚步声交织,空气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息。大家分工默契:拆袋的指尖疾舞,倒料的动作利落,封袋的一丝不苟。汗水浸透衣衫,没人喊累;扒拉几口午饭,又冲回车间。当满载货物的卡车在最后一刻驶出厂房,我忽然懂得:济煤的奋斗精神,就是千万个“小我”汇聚成星河,点亮济煤破浪前行的灯塔!

从井下煤海巷道的掘进,到地面化工车间的轰鸣;从老一辈开拓者的筚路蓝缕,到新生代的接力奋进,在济煤百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每一朵浪花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。而我们每一位济煤青年,既是产业链上的螺丝钉,更是百年“煤”梦的追光者。未来,我们将以青春为薪,传承为火,在技改的火光中淬炼,在车间的轰鸣声里成长,用青春汗水书写属于我们这代济煤人的芳华!